

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梯田,既能节水节肥,又能提高作物产量,但在此过程中有许多关键因素需要考虑。
1.地形高差
梯田地形上下存在明显高差,这对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压力管理提出了挑战,最上层的滴灌管需保证正常出水,而最下层的管道则要承受较大的流体压力,避免爆管风险。
解决措施:
可以采用电磁减压阀的方式,来减少管道内的压力。电磁减压阀可根据管道需求调节压力,控制在安全范围内,保护下层管道免受过高压力的破坏。此外,合理规划主管道和支管道的布局,结合梯田高差进行分区灌溉,也能进一步优化压力分布。
2.水源条件
梯田灌溉常依赖河水或井水,不同水源的杂质含量直接影响管道的运行稳定性。
♦河水:河水中常含有漂浮物和沙粒,可以选择砂石过滤器去除漂浮物,外加离心过滤器过滤细小沙粒,防止管道堵塞。
♦井水:井水含沙量较低,可选用离心过滤器结合叠片过滤器进行过滤后,直接进入灌溉管道。
3.电源问题
如果没有稳定电源,如何驱动水泵和控制系统成为一大难题。
解决措施:
♦太阳能供电:利用太阳能板为水泵和控制系统供电。
♦小型发电机:采用柴油机或汽油机提供动力,适合无电网覆盖的区域。
♦远程控制系统:为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,可加装远程控制系统,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启动或关闭水泵,省时省力,避免频繁往返田间。
4.蓄水问题
梯田灌溉需稳定的水源供给,蓄水池的容量应根据种植面积、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周期确定。
解决措施:
♦传统蓄水池:根据种植面积和作物每个阶段的需水量,挖掘合适大小的蓄水池,满足灌溉需求。
♦镀锌板蓄水池:运输和施工非常便利,而且造价相对较低。
♦蓄水池的容量计算:例如,种植马铃薯的梯田,每亩需水量约为3.4立方米/小时(计算详见后文),可据此估算蓄水池容量,确保灌溉连续性。
5.水泵选择
水泵是水肥一体化系统的“心脏”,梯田地形复杂,需综合考虑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。
选择依据:
水平距离:10米扬程对应约100米水平距离。
垂直高差:10米扬程对应10米垂直落差。
两段扬程:需分别计算从水源到蓄水池的水泵扬程,以及从蓄水池到田间最远处的扬程,综合选择适合的水泵功率。
6.滴灌带选择
滴灌带的选择需结合作物种类、经济效益及田间布局。不同作物的株距、需水量和种植周期都会影响滴灌带的参数。
以种植马铃薯为例,假设垄距0.9米,每亩地(667平方米,宽9米,长74.1米)需铺设滴灌管长度为:
9 ÷ 0.9 × 74.1 = 741米
若滴头间距为0.3米,每亩滴头数为:
741 ÷ 0.3 = 2470个
假设每个滴头流量为1.38升/小时,则每亩总流量为:
2470 × 1.38 = 3409升/小时 ≈ 3.4立方米/小时
对于马铃薯、玉米等大田作物,可以使用迷宫式滴灌带,造价低,使用寿命1年即可满足需求。同时,主管道口径和滴灌管长度需根据流量和地形精确计算,确保灌溉均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