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在当阳市两河镇,这片位于沮漳河冲积平原的沃土,凭借白黏土、旱地油沙的肥沃疏松土质,种植出根白须少、口感爽脆的优质鱼腥草,平均亩产可达万斤,产品更是俏销全国。当地 “春夏种水稻,秋冬种鱼腥草” 的轮作模式,堪称产业兴旺的关键密码。然而,看似一帆风顺的种植之路,实则暗藏着诸多制约发展的难题。
鱼腥草在大田生长周期漫长,最短也要9个月。这使得许多农户在种植水稻后,因时间紧迫来不及种植鱼腥草,只能无奈改种效益较低的作物,极大限制了收入增长。不仅如此,过去受种根带菌的制约,鱼腥草产量逐年下降。农户们常遇到这样的困境:在一块地里第一年种鱼腥草能有10万元的收入,可第二年继续种植时,由于土里老根病菌滋生,收入便会锐减,严重打击了种植积极性。
鱼腥草育苗工厂的出现,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转机。走进育苗工厂,水、肥、气、照一体化智慧控制系统令人眼前一亮,光照、洒水、施肥等环节全智能化控制。通过大棚育苗,鱼腥草在大棚内先生长5个月,随后移栽至大田,其大田生长周期从原本的9个月大幅缩短至4个月。生长周期的缩短,不仅没有降低产量,反而让亩产收成从1万斤增长到1.2万斤,而且品质更优,销售价格也更高,切实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智慧温棚采用无土基质培育方式,对温度、光照、水肥进行全方位精准呵护。在育苗过程中,技术人员对鱼腥草种根进行杀菌消毒、提纯扶壮,通过改良优化得到脱毒种苗,这一技术有效破解了传统鱼腥草无法连作的难题。农户不用担心因种根带菌导致产量下降,能够实现稳步增收,摆脱了过去种植的困境。
如今,没有了生长周期长和种根带菌这两个“卡脖子”的难题,“水田夏种水稻,秋种鱼腥草”的模式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科技赋能下的鱼腥草工厂化育苗,不仅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,更为鱼腥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让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也为农户们铺就了一条更加宽广的致富之路。